-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学目标:
1.学会在叙事中借助具体的物象为切入点抒发情感。
2.体会情景交融的感染力,尝试描写景物时融入情感,力争借物传情,情景交融。
3.培养学生的健康情操,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
教学重点:
立足于具体的物象,通过细腻的描写抒发情感。
尝试描写景物时融入情感,力争借物传情,情景交融。
教学方法:
使用启发式,从点到面启发引导学生把握好物象描写,抒发真实情感。
讲练结合,通过赏析佳作、习作修改,引导学生掌握借物传情,情景交融。
教学过程:
一、 以歌导入,突出“情” :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令人震撼、感动、悲伤的事件或人物,但同学们却总是很苦恼,为什么我们写出来的作品却总是那么苍白无力、平淡无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做才能把我们的作文写得生动形象,而又令人回味无穷。——板书
首先,我们先来听一首歌,大家放松放松。
听音乐——阎维文的《 母亲》
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 /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 /你爱吃的 (那)三鲜馅有人 (他)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 /啊 ,这个人就是娘 /啊,这个人就是妈 /这个人给了我生命 /给我一个家/啊 ,不管你走多远 /无论你在干啥 /到什么时候也离不开 /咱的妈 /你身在 (那 )他乡住有人在牵挂 / 你回到 (那 )家里边有人沏热茶 /你躺在 (那 )病床上有人 (他 )掉眼泪 /你露出 (那)笑容时有人乐开花/啊,不管你多富有 /无论你官多大 /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 /咱的妈
提问:同学们,我们刚刚听到的是阎维文的《母亲》 。从悠扬的歌声中,你听出阎维文在表达
什么情感 ?(母爱。)母爱是一种情感,是隐形而又抽象的,它存现于爱与被爱的心灵感悟,而
歌词中却把它物化了通过“入学的新书包” 、“雨中的花雨伞”、“爱吃的三鲜馅”、“擦泪花”等
具体的物象 将母亲对孩子的百般疼爱、 呵护表现的淋漓尽致。 而实际上,借助事物来表达情感
是我们经常在做的练习。请同学们看这样的题——
二、仿句练习,托物言情的训练
1.仿照画线句完成句子:
恐惧时,父爱是一块踏脚的石; 黑暗时,父爱是一盏照明的灯 ;枯竭时,父爱是一湾生命
之水;努力时,父爱是一股精神上的支柱 ;成功时,父爱是一番语重心长的警钟。
母爱在饭桌上那一盆盆美味的饭菜中; 母爱在那一叠洗得干干净净的衣服中; 母爱在临上
学前那一声“小心”的叮嘱中;母爱在孩子遭受挫折时那满脸爱意的神情中 ; 母爱在孩子取
得了佳绩时的一声称赞中。母爱如水,淡淡的液体中,却能品尝到微微的香甜。
2.讨论:如果以这两个仿句内容为写作导语,要求完成一篇相关父爱或母爱的作文,你
们准备写什么素材?
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归纳、小结 :爱如春雨,虽润物无声,却能助物成长。爱虽无形,却表现在生活中的细微事物中,爱——存有有事可述,有物可现。三、“心神”与“物境”交融:
1.佳作赏析——探索“物”与“情”的关系
那么,怎样把“情”写的真实感人呢?想想我们刚刚学过的朱自清先生的《背影》 ,,朱自清先生通过对什么的细致描写来表达父子亲情?(背影)那是一个怎样的背影?——
朱自清的《背影》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
下去,尚不大难。不过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
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
下来了。
“蹒跚地走”、“慢慢探身”、“攀”、“缩”、“微倾”将父亲的背影极致刻画,一位仁慈的父亲即
使身处窘境,却仍对儿子百般关爱和体贴的形象跃然纸上。这时, “背影”这个物象承载着父
子亲情,将父亲的拳拳爱意,儿子感动不已汇集一体。于是我们懂得了 物是情的载体,精雕细
琢方寓真情,具体形象的 描写更能抒发情感。
本学期,我们还学了《白杨礼赞》 ,从标题上我们看到白杨是文章的写作对象,但学了课文,我们知道了作家茅盾要赞美的不但仅白杨树,还是坚韧、勤劳的北方农民,更是西北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坚强不屈的精神与意志。 那么作家是怎样去表现这个主题的呢?在极尽笔力描绘体现白杨树的形象与精神后,再水到渠成地揭示白杨树的象征义。 (情是物的灵魂,
融汇相通更是隽永。)
茅盾的《白杨礼赞》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部编)人教语文九年级上册《阅读12湖心亭看雪》教案34.docx
- (部编)人教语文九年级上册《阅读12湖心亭看雪》教案39.docx
- (部编)人教语文九年级上册《阅读12湖心亭看雪》教案4.docx
- (部编)人教语文九年级上册《阅读12湖心亭看雪》教案40.docx
- (部编)人教语文九年级上册《阅读12湖心亭看雪》教案5.docx
- (部编)人教语文九年级上册《阅读12湖心亭看雪》教案51.docx
- (部编)人教语文九年级上册《阅读12湖心亭看雪》教案52.docx
- (部编)人教语文九年级上册《阅读12湖心亭看雪》教案6.docx
- (部编)人教语文九年级上册《阅读12湖心亭看雪》教案7.docx
- (部编)人教语文九年级上册《阅读12湖心亭看雪》教案8.docx
- (部编)人教语文八年级上册《写作学习描写景物》教案2.docx
- (部编)人教语文八年级上册《写作学习描写景物》教案3.docx
- (部编)人教语文八年级上册《写作学习描写景物》教案4.docx
- (部编)人教语文八年级上册《写作学习描写景物》教案6.docx
- (部编)人教语文八年级上册《写作学写传记》教案1.docx
- (部编)人教语文八年级上册《写作学写传记》教案2.docx
- (部编)人教语文八年级上册《写作学写传记》教案6.docx
- (部编)人教语文八年级上册《写作表达要得体》教案2.docx
- (部编)人教语文八年级上册《写作表达要得体》教案4.docx
- (部编)人教语文八年级上册《写作语言要连贯》0.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