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体呼吸器官由鼻、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肺是气体交换场所其它器官是气体通道——呼吸道。肺分左肺和右肺, 肺里面有很多肺泡, 总数有7.5亿个, 假如把肺泡展开, 表面积可达55平方米~70平方米。肺泡表面密布毛血管网。 (5)人一刻都不能停止呼吸, 那么一昼夜我们需要多少新鲜空气?出示资料, 学生计算。 算一算: 假如我们按每分钟呼吸20次、每次吸进500毫升空气计算, 一昼夜进出体内空气有多少?一天中我们需要多少新鲜空气。 经过计算, 知道: 一昼夜我们呼吸次数达28800次, 吸入空气大约14400升, 是我们天天所需食物和饮水重量10倍。 活动二: 研究吸进和呼出气体有什么不一样。 1、验证试验: (1)试验需要搜集气体。 (2)老师要耐心引导学生讨论试验材料、试验方法和步骤。准备两个透明玻璃杯、两块玻璃片、火柴、水槽、导管。 (3)检验两瓶气体有什么不一样? 2、老师要引导学生阅读书本上提供资料, 对照书中资料, 完善认识。 吸进去和呼出来气体成份比较 气 体 氮 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水蒸气 吸进人体空 气(100克) 78% 21% 0.4% 0.6% 呼出体外气 体(100克) 78% 16% 4% 2% 四、课后反思: 充足利用现代化教学媒体, 展示无法用语言来描述抽象事物。对于小学生来说, 无需了解呼吸系统深奥原理, 只要让学生明白有哪些呼吸器官参与呼吸, 是怎样呼吸就能够了。课堂上, 我首先让学生体验呼吸, 在体验过程中进行有效猜测, 借助多媒体出示图片, 让学生经过图片了解人呼吸器官。再利用动画, 形象展示人体呼吸时各呼吸器官运动, 加深学生印象。我在课堂上还出示了模拟呼吸装置, 因为学生多, 后排学生没法看清, 还是用课件演示愈加生动、具体。不过学生课后对这个装置非常感爱好, 能够让学生利用可乐瓶、气球自己回家做一个, 既巩固所学, 又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本课最出色之处, 是做呼出气体与吸进气体有什么不一样试验。当学生经过自己设计方案, 搜集了两瓶气体。然后把点燃火柴放入集气瓶里, 观察到不一样现象时, 学生思维被开拓激发。“点燃火柴放入呼出气体中, 火柴很快就灭了, 这种气体是什么气体?”“点燃火柴放入吸进气体中, 火柴燃烧一会儿也熄灭了, 这种气体又是什么”?经过讨论交流, 学生明白呼出是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 吸进是支持燃烧氧气。这个结论科学吗? 最终出示资料让学生经过深入分析研究非常关键, 使学生在原有认识基础上愈加完整、严密。显示了我们科学学习实效性。培养学生试验能力及实事求是科学态度。 4、7 关心我们周围空气质量 一、教学目标。见老师用书131页。 教学关键、难点: 引领学生开展考察空气质量探究活动。 二、教材结构 关心我们周围空气质量 关心我们周围空气质量 居室空气质量考察 发明环境优美学习和居住环境 怎样经过感官观察周围空气 学习怎样收听空气质量预报 学习部分自我保护方法 学习考察活动统计 制订居室空气质量考察 三、教学过程: 活动一: 关心我们周围空气质量。 1、说一说: 受污染空气对我们健康有什么危害?回想自己身处污染环境中感受。 2、师生小结 受污染空气对我们健 康危害。 3、怎样观察了解空气质量? (1)用感官观察。 (2)经过报纸和电视和广播收听空气质量汇报。 城市空气质量日报 活动三: 我们饮食科学吗? 交流讨论: 在生活中你们认为怎样饮食是不科学?为何?检验自己是否有不良饮食习惯, 应该怎样更正? 活动四: 延伸活动。 依据自己天天所需要能量和能量均衡标准, 试着安排自己一天膳食。 注意点: 本课关键即使放在“摄入能量要合适”这个方面, 但一日三餐能量均衡(早、中、晚能量分配符合人体要求)、营养均衡(蛋白质、脂肪、糖类、蔬菜水果等合理搭配)也不能忽略, 比如, 每顿早餐提供热量应大约是每个人一天所需热量1/3, 其中12%—15%能量来自蛋白质, 30%左右来自脂肪, 60%—65%来自碳水化合物。配置标准是, 食物多样, 粮谷为主, 确保乳类、蛋类, 增加蔬菜、水果。 学生在讨论中肯定会包含这些内容, 老师要适可渗透、引导, 使学生对健康饮食认识愈加全方面。 4、3 怎样选择健康食品 一、教学目标见老师用书119页。 二、教材结构。(分两部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