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 2014年的《北京档案馆》第一版以“正阳门前车站”为主题,共刊登了一组北京凤尖铁路正阳门东车站的照片。该组照片共有四幅,最上一幅标为“正阳门东火车站旧影”;正中两幅:左侧标为“车站穹顶”,右侧标为“车站钟楼”;下右一幅:标为“正阳门鸟瞰车站”。除最上一幅为老照片外, 其他三幅均为当代照片。 这四幅照片对一般人来说,恐怕看不出什么问题,但在摄影行家的眼中,便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问题。原来,这四幅照片都是从西偏北的位置上,即前门城楼或箭楼附近的位置上,向东偏南的方向拍摄的。而且仔细一看,就会发现:在最上边这幅画面中,钟楼是在画面的右侧,或曰南侧;而在最下边这幅画面中,钟楼却跳到了画面的左侧,或曰北侧。这是怎么回事呢?莫非是当年洗印照片时,把底片反置或是倒放了。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但是应该说不是很大,因为这些照片均出自北京市档案馆的馆藏,是经严格的档案鉴定后,才接收进馆的。如果照片没有错误,那又该怎么给这种事实上的景物颠倒,做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呢?这还要从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的百年历史变迁说起。 京奉铁路源自1880年修建的唐(山)胥(各庄)铁路, 全长仅9.67公里。1887年,在京津方向上延至阎庄,改称唐阎铁路。同年延至芦台,改称唐芦铁路。1888年延至天津,改称唐津铁路,长130公里。1897年,又延至右安门外马家堡。而此前已于1894年,在另一方向上延至山海关,改称津榆铁路。这时,因筹议接修关外铁路,遂改称关内外铁路,并将关内外铁路局设于天津。 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是为庚子之变。1901年3月,英军为适应战时军运需要和平时加强对北京控制,趁机将关内外铁路自京郊马家堡展筑至永定门,又强行将永定门东侧城墙扒开,把铁路修至皇城脚下的前门。是年11月,建立正阳门东站,为关内外铁路北京方向终点。在前门建站是因为这里靠近东交民巷使馆区。站东凿城成门,俗称水关,为通东交民巷使馆区之道。是年12月10日,正阳门东站开通运营,距今已有113年的历史。 当年,正阳门东站地属京兆大兴县,车站从开通运营到站舍完全竣工历时数年。建站之初未建正式站舍。1903年1月,在正阳门瓮城东侧开始修建站舍。1904年5月,修建栅栏,严禁无票旅客及闲杂人员进站。1906年4月,在栅栏内始建客票房。1906年,站舍正式竣工启用。由于关内外铁路管理和工程技术设计为英国人把持,车站被设计成欧式建筑风格,但造型中也体现出某些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站舍大楼外立面由灰、红两色砖块砌成,其间夹白色石条,正中巨大拱顶高悬,拱脚处镶嵌大块云龙砖刻雕饰,南侧穹顶钟楼耸立,四面大钟遥遥可望,准确为人们报时,充满异国情调的站舍,现周边的古老建筑和城墙,形成中西建筑风格的鲜明对照。其站址位置与“使馆界”虽然隔有一道城墙,但有正阳门、崇文门和新辟“水门”与之相通,交通尚属便利。 前门东站站舍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有站台三座, 长度约377米,其中两座有风雨棚。七条尽头式到发线, 北侧沿城墙、南侧沿护城河向东延伸出站,有效长度为340米至430米。候车室在车站西端。普通候车室在大楼内,一、二等候车室则另有客厅。候车室面积1500平方米。问事房、客票房、行李房分设于车站西端及水关两处,到达行李房则设于西端,是当时中国最大的一座火车站。由于国内数条铁路干线在此交汇,它也是当时中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 1907年5月31日(光绪三十三年),历时20余年、耗资5088.4万元建成的关内外铁路全线通车,成为连结北京与东北的交通大动脉。其干线全长849.39公里,加上各支线总长1400公里,并改称京奉铁路,京即北京,奉即奉天,今称沈阳。全线设站87座,为东北及华北各路通海之枢纽。 新落成的站舍,全称“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为京奉铁路之首站。至1909年(宣统元年),此站已是“层楼轩敞,设备极周”,可满足旅客休憩等各种需求,并以其造型独特,风格迥然,成为京城的标志性建筑。 不过“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只是开站时的称呼, 随着历史沿革,车站站名曾六度变更,打下不同历史时期的烙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20世纪中国社会和北京铁路的发展变化。1901年12月至1937年8月,称正阳门东站;1937年8月4日至1938年6月9日,称前门站;1938年6月10日至1945年10月11日,称北京站;1945年10月12日至1946年3月8日,称北平站;1946年3月9日, 根据交通部平津区特派员办公处公报(路字第906号)处令,改北平站为北平东站。1949年9月30日,北平东站改称北京站。直至1959年9月,新北京站建成,人们又称此站为老北京站。老北京人俗称此站为东车站,是因为该站的对面还有个西车站,即正阳门西车站,或曰前门西站。当年,前门西站曾是京汉铁路的始发站。然而,前门西站的名声始终未能盖

文档评论(0)

lgjllz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