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对甘肃玛曲县草地植被生物群落的影响.docxVIP

施肥对甘肃玛曲县草地植被生物群落的影响.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施肥对甘肃玛曲县草地植被生物群落的影响

玛曲县位于青藏高原的东端,是甘肃省西南部、甘庆和四川交界处的一个纯羊集区。它的草地生物资源极其丰富,具有世界上独特的土著生物和胚胎血浆资源。这是一个以西藏为主,许多少数民族居住的纯羊茅区。高寒草甸及湿地是青藏高原上最为重要的生态系统,它的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江河源头的蓄水量,也关系到我国中部和东部广大地区的工农业及人民生活用水。近年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玛曲县草地严重退化,生产力、植被盖度下降,毒杂草比例上升,鼠害严重,草地退化后土壤肥力水平下降或减少,退化草地不同程度营养元素比例失调。施肥和围栏是人类在草地生态系统管理实践中施加于草地的主要干扰类型,对生态系统过程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目前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受到广泛关注,恢复、保护植被,提高草地生产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围栏内采用不同施肥处理,研究其对高寒草甸退化草地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群落多样性特征以及植物地上生物量的变化规律。

1条件和方法的研究

1.1气象及降水条件

研究区地处青藏高原东部的甘肃玛曲县境内(33°06′30″~34°30′15″N,100°45′45″~102°29′00″E)。位于甘肃省玛曲县县城北尼玛乡尼玛镇的冬春草场,海拔3479m,玛曲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1.2℃,极端最低气温-28℃,最高气温23.6℃。一年的霜期大于270d,无绝对无霜期。≥0℃的活动积温1400.6℃,全年日照时数为2384.8h,太阳光辐射强,年辐射量131.0kcal/cm2。年均降水量616.4mm,年均蒸发量1355.7mm。土壤为亚高山草甸土,质地为轻砂壤土。4月份牧草开始返青,10月份开始凋萎枯黄,冷季长达172d,降水主要集中于5—9月。植被类以莎草科的嵩草(Kobresia)和禾本科的羊茅属(Festuca)、早熟禾属(Poa)、披碱草(Gramineae)的一些种,以及菊科的风毛菊属(Saussurea)、突吾属(Ligulara)等毒杂草为主,并伴有其他杂类草例如高山唐松草(Thalictrualpnum,莓叶委陵菜(Potentllfragarioide),钝裂银莲花(Anemoneobtusiloba),细叶亚菊(Ajaniatenuifolia),火绒草(Leontopodiumhasioides),黄花茅(Anthoxanthumodoratum),豆科的花苜蓿(Medicagoruthenica)等。该研究区属于中度退化草地,于2000年5月围栏封育。

1.2施化肥o及施氮磷k

在围栏样地中按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试验,小区面积2m×10m,各小区间有1m的缓冲带,缓冲带不施肥,各区的四角用木桩作标记。每个处理重复3次,试验设6个处理:1)不施肥(CK);2)施有机肥(O)(施羊粪3kg/m2);3)施氮肥(N)(施含氮46%(w)的尿素,施量为0.1g/m2);4)施磷肥(P)(施含P2O514%(w)的过磷酸钙,施量为0.2g/m2);5)施钾肥(K)(施含钾52%(w)的K2SO4,施量为0.1g/m2);6)氮磷钾肥配施(N-P-K)(含氮46%的尿素0.042kg/m2+含P2O514%的过磷酸钙0.1kg/m2+含钾52%的K2SO40.05g/m2)。布设时间2008年4月中旬,均匀撒于试验区(施肥后刚好降了中雨)。

1.3学习方法

1.3.1地上生物量测定

在2008年8月中旬草地植被生长旺盛的时期对植物群落特征进行调查。在不同处理的样地内按蛇行法随机选取了3个样方,样方面积50cm×50cm,记录每个样方内的植物种类、多度、株高、盖度及地上生物量等。分禾草类、莎草类、豆科类和杂类草,齐地面剪下后分装纸袋,当时称鲜重,带回实验室置入烘箱内,105℃杀青30min,80℃烘12h后称干重。

于10月中旬植被凋萎枯黄,在不同处理的样地每次随机取重复样方3个,将样方内草齐地剪下后装进纸袋,带回实验室在80℃的恒温箱内烘干至恒重后称干重,称取不同处理的年产草量。

1.3.2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

重要值IV=(CR+HR+DR)/3。式中:CR表示相对盖度;HR表示相对高度;DR表示相对多度。

生态优势度用Simpson优势度指数表示:

C=∑(Pi)2(1)

物种丰富度指数采用物种数(S)和Margalef指数(Ma)计算:

DMa=(S?1)/lnN(2)

群落均匀度Pielou指数:

J=H′/lnS(3)

物种多样性采用Simpson指数(D)和Shannon-Wiener指数(H′):

D=1?∑[Ni(Ni?1)/N(N?1)]=1?∑P2i(4)H′=?∑Pil

文档评论(0)

lmz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