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1
赣美版四年级上册戏曲脸谱教学有感
第一次拿着赣美版四年级上册《戏曲脸谱》这册教材备课时,我总担心孩子们会觉得传统戏曲离自己太远。毕竟现在的孩子平时接触更多的是动画里的卡通形象,对脸谱这种带着历史厚重感的艺术形式,会不会提不起兴趣呢?直到真正走进课堂,孩子们眼中闪烁的光芒,才让我打消了这份顾虑,也让我对美术教学有了更多新的思考。
上课伊始,我没有直接讲脸谱的色彩和纹样,而是播放了一段精简版的京剧《霸王别姬》片段。当项羽的黑色脸谱出现在屏幕上,伴随着铿锵的锣鼓声,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我注意到坐在后排的一个小男孩,原本还在摆弄橡皮,此刻却身子前倾,眼睛紧紧盯着屏幕。片段结束后,我顺势提问:“大家刚才看到的脸谱,给你们带来什么感觉?”孩子们一下子炸开了锅,有人说“那个黑色的脸谱看起来好凶,像很厉害的人”,还有人说“红色的脸谱看着很亲切,好像是好人”。这时候,我想起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里提到的“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用直观的视频片段搭建起孩子们与戏曲脸谱之间的连接,让他们先凭借自己的感受建立初步认知,比直接灌输知识点要有效得多。
在讲解脸谱色彩寓意这一环节,我没有单纯罗列“红色代表忠义、白色代表奸诈”,而是设计了一个“脸谱小侦探”的游戏。我准备了几张不同颜色的脸谱卡片,让孩子们分组观察,结合自己听过的故事,猜测脸谱主人的性格。有一组孩子拿到了曹操的白色脸谱,一开始有人说“白色看起来很干净,应该是好人吧”,但马上有同学反驳:“我听过《三国演义》的故事,曹操是个很狡猾的人!”就这样,孩子们在讨论中自己总结出了白色脸谱代表奸诈的寓意。这种教学方式正好契合了杜威的“做中学”理论,让孩子们在主动参与中获取知识,比被动听讲记得更牢。
到了动手创作环节,我原本担心孩子们会局限于教材上的脸谱样式,不敢大胆创新。但没想到,他们的想象力远超我的预期。有个小女孩在画脸谱时,给蓝色脸谱的额头上加了一朵小花,我好奇地问她为什么这么画。她仰着小脸说:“老师,我觉得虽然蓝色脸谱代表勇敢,但勇敢的人也可以喜欢漂亮的花呀!”还有个男孩把脸谱的轮廓画成了恐龙的形状,他解释道:“我想设计一个恐龙将军的脸谱,这样敌人看到就会害怕!”看到孩子们笔下充满童趣又独具个性的作品,我忽然明白,美术教学不应该是让孩子们复制标准答案,而是要保护他们的创造力,给他们自由表达的空间。就像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强调的,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艺术创作中找到自信。
不过,课堂上也出现了一些小插曲。有个平时很安静的孩子,拿着画笔迟迟不下笔。我走过去轻声问他是不是遇到了困难,他小声说:“我怕画不好,别人会笑话我。”我想起自己小时候学画画时也有过类似的焦虑,便坐在他身边,拿起一张废纸,和他一起随意涂画。我对他说:“你看,老师画的线条也不直,颜色也涂出边了,但只要是自己用心画的,就是最好的作品。”慢慢的,他开始尝试着在纸上画下第一笔,虽然线条有些稚嫩,但脸上却露出了笑容。这件事让我意识到,作为美术老师,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更要关注孩子们的心理状态,用耐心和鼓励帮助他们克服畏难情绪,让美术课堂成为一个充满安全感的地方。
下课铃响的时候,孩子们还意犹未尽,纷纷举着自己的作品向我展示。看着他们脸上洋溢的笑容,我心里满是温暖。这堂《戏曲脸谱》课,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传统戏曲文化,感受到了美术的魅力,也让我在教学过程中收获了成长。我明白了,优秀的美术教学不是单向的知识传递,而是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与互动;不是追求完美的作品,而是注重孩子们在创作过程中的体验与感悟。未来的教学路上,我会继续带着这份初心,用心倾听孩子们的想法,用爱守护他们的创造力,让美术课堂成为孩子们绽放个性的舞台,也让传统艺术在孩子们的笔下焕发出新的生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美术《新颖的杯子》教学有感.docx
-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美术第7课《我学习的好伙伴》教学有感.docx
-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美术第16课《做书签》教学有感.docx
-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美术第6课《拥挤的景象》教学有感.docx
-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美术第7课《小眼镜》教学有感.docx
- 鲁教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第1课《形式和内容丰富的动漫》教学有感.docx
- 鲁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第4课 蜡染与扎染教学有感.docx
- 鲁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第2课《诗书画印抒情意》教学有感.docx
- 鲁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第1课 勾皴点染绘山水教学有感.docx
- 辽海版六年级下册美术第19课‘火红的年代’教学有感.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