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脊髓交界性肿瘤的护理个案
一、案例背景与评估
(一)一般资料
患者张某,女性,48岁,因“颈肩疼痛伴右上肢麻木无力3个月,加重1周”于2025年3月10日入院。患者系教师,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药物过敏史。入院时神志清楚,精神状态尚可,营养中等,睡眠质量差(每晚睡眠约4小时),食欲欠佳,二便正常。
(二)现病史
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颈肩疼痛,呈持续性钝痛,VAS评分4-5分,伴右上肢麻木,以右手食指、中指明显,无头晕、头痛,无行走不稳。自行口服“布洛芬”后疼痛可稍缓解,未予系统诊治。1周前上述症状加重,颈肩疼痛VAS评分升至7-8分,右上肢麻木范围扩大至前臂尺侧,伴握力下降,无法完成系纽扣、握笔等精细动作,行走时自觉下肢乏力,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门诊行颈椎MRI检查提示:C6-T1椎体水平脊髓交界区见类圆形占位性病变,大小约2.5-×1.8-×1.5-,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等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病灶与脊髓界限欠清,脊髓受压明显,相应节段蛛网膜下腔变窄。门诊以“脊髓交界性肿瘤”收入我科。
(三)既往史
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输血史;预防接种史随当地计划进行。无家族性遗传病史,无肿瘤病史。
(四)身体评估
T:36.5℃,P:82次/分,R:18次/分,BP:125/80mmHg,身高162-,体重58kg。神志清楚,言语流利,查体合作。颈部生理曲度变直,C6-T1棘突及椎旁肌肉压痛明显,颈部活动受限,前屈约30°,后伸约15°,左右旋转各约45°。右上肢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肌力Ⅳ级,左上肢肌力Ⅴ级;右手握力Ⅲ级,左手握力Ⅴ级。右上肢前臂尺侧及右手尺侧半皮肤痛觉、触觉减退,左上肢及双下肢感觉正常。双侧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对称引出,右侧霍夫曼征阳性,左侧阴性,双侧膝腱反射、跟腱反射对称引出,巴宾斯基征阴性。脑膜刺激征阴性。双下肢无水肿,足背动脉搏动良好。
(五)辅助检查
1.颈椎MRI(2025年3月8日,我院门诊):C6-T1椎体水平脊髓交界区占位性病变,考虑交界性肿瘤,伴脊髓受压水肿。病灶大小约2.5-×1.8-×1.5-,T1WI等低信号,T2WI等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DWI未见明显弥散受限。
2.血常规(2025年3月10日,入院时):白细胞计数6.5×10?/L,中性粒细胞比例62%,淋巴细胞比例30%,血红蛋白128g/L,血小板计数230×10?/L。
3.血生化(2025年3月10日,入院时):谷丙转氨酶25U/L,谷草转氨酶22U/L,总胆红素15.6μmol/L,白蛋白38g/L,肌酐65μmol/L,尿素氮5.2mmol/L,血糖5.3mmol/L,电解质(钾、钠、氯、钙)均在正常范围。
4.凝血功能(2025年3月10日,入院时):凝血酶原时间11.5秒,国际标准化比值1.0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35秒,纤维蛋白原2.8g/L,凝血酶时间16秒。
5.肌电图(2025年3月11日):右上肢尺神经、正中神经感觉及运动传导速度减慢,右上肢部分肌肉可见纤颤电位。
(六)护理评估
1.疼痛:颈肩疼痛VAS评分7-8分,持续性钝痛,影响睡眠及日常生活。
2.躯体活动障碍:颈部活动受限,右上肢肌力下降,握力减弱,精细动作完成困难。
3.感觉障碍:右上肢前臂尺侧及右手尺侧半感觉减退。
4.睡眠形态紊乱:疼痛导致睡眠不足,每晚仅4小时,睡眠质量差。
5.焦虑:对疾病性质、治疗效果及预后担忧,表现为情绪紧张、易烦躁。
6.知识缺乏:对脊髓交界性肿瘤的疾病知识、治疗方法及术后护理要点不了解。
二、护理计划与目标
(一)护理诊断
1.急性疼痛:与脊髓交界区肿瘤压迫神经及周围组织有关。
2.躯体活动障碍:与肿瘤压迫脊髓导致肢体肌力下降、颈部活动受限有关。
3.感觉紊乱:与肿瘤压迫神经导致右上肢感觉减退有关。
4.睡眠形态紊乱:与疼痛及焦虑情绪有关。
5.焦虑:与担心疾病预后及治疗效果有关。
6.知识缺乏:缺乏脊髓交界性肿瘤疾病相关知识及术后护理要点。
7.有受伤的风险:与肢体感觉、运动障碍有关。
8.潜在并发症:术后出血、感染、脊髓水肿、神经功能障碍加重等。
(二)护理目标
1.患者疼痛得到有效控制,VAS评分降至3分以下。
2.患者躯体活动能力逐步改善,颈部活动度增加,右上肢肌力及握力有所提高,能完成基本日常生活活动。
3.患者右上肢感觉障碍区域无进一步扩大,感觉功能逐渐恢复。
4.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每晚睡眠时间达到6-8小时。
5.患者焦虑情绪缓解,能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6.患者及家属掌握脊髓交界性肿瘤疾病相关知识及术后护理要点。
7.患者住院期间无受伤事件发生。
8.患者术后未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