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危机后的冲动.docx

人民币国际化:危机后的冲动.docx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人民币国际化 危机后的冲动 ? ? ? ? ? ? ? ? ? ? ? ? ? ? ? ? ? ? 第一节 人民币国际化:从日本人的雄心说起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由于对美元霸权的不满,也由于我们自己的雄心壮志,我国启动了被官方称作“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对这一进程,2011年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给予了很大的肯定[1]。在那份报告中,世界银行预测,到2025年国际货币体系将是一个以美元、欧元和人民币为中心的多元关键储备货币体系。2013年10月,环球银行同业金融电讯协会(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s,SWIFT)也发布报告称,全球采用人民币作为计价和结算货币的比例达到了8.66%,市场占有率排行第二,仅次于美元。人民币仿佛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国际货币了。 如果世界银行描绘的前景能够实现,如果SWIFT所说的人民币国际地位属实,那么,这不仅意味着全球货币金融体系将摆脱美元霸权的“特里芬两难”,成为一个三足鼎立的稳定架构,而且,我国也将在经济和政治领域受益极大——当然,我们需要承受资本自由流动的冲击,也需要承担全球责任。 然而,我们后面会看到,要达到世界银行描绘的前景是有前提条件的,这些条件涉及经济、金融、军事和政治等方方面面,并且可能是相当严苛的条件。至于SWIFT对人民币国际地位的定位,我们更是惶恐,因为在国际储备货币中(见图1),我们还难以寻觅到人民币的踪影。可是,一些专家学者简单地陶醉在了人民币与美元、欧元并驾齐驱的想象美景中,甚至在那些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大捞一把的海外银行家的怂恿下,鼓吹要迅速、彻底地放开资本项目。中国有一句古话:“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这里,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当年日元国际化的经历,以冷静我们的大脑。日元国际化正式启动于1984年,其主要背景有两个:在美国方面,美国希望压迫日本开放资本项目和国内市场;在日本方面,是日本经济的崛起带来的挑战美国经济地位和美元地位的诱惑。也就是说,日元国际化来自“威逼”和“利诱”。相比较之下,“利诱”的成分似乎更大一些,因为当时日本国内上下乃至国际上都充满着一种对日元极其乐观的情绪。 图1 国际储备货币中各类货币的份额 1984年5月,日本大藏省发布了“日元国际化”宣言,说道:“海外对日元持续国际化的兴趣在不断加强,这反映了我们的经济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日元承担国际货币的角色不仅是重要的,也是必然的。”日本官方的信心十足,日本的学术界也是如此。1987年由东京大学贝冢启明教授主持的报告中说道:“一些经济学家预测,日元最终将取代美元成为关键货币,就如当年美元取代英镑一样。”即使到了1988年,当日本人已经意识到他们落后的金融市场、较小的经济规模使日元不太可能挑战美元地位的时候,日本财政部还是认为,尽管美元的主导地位不可能被削弱,但是,日元可以成为仅次于美元的第二大国际货币(Shigeo Nakao,1995)。到1999年4月,日本大藏省还在鼓吹要“提高日元在日本跨境交易及海外交易中的使用比例,提高非居民资产存量中日元计价比例,提升日元在国际货币制度中的作用以及提升日元在经常交易、资本交易和外汇储备中的比重”。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为了摆脱美国的羽翼,日本人“曲线救国”,又提出了设立亚洲货币基金的设想,希望能够在亚洲发挥领导作用。在美国、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的反对下,这一设想最终也破灭了。 在瞎折腾了几十年之后,今天,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日本人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惨痛的1990年泡沫经济危机和随后延续至今的经济乏力,这一代价换来的确实是日元成了国际货币——包括美元、欧元、英镑、瑞士法郎、澳大利亚元、韩元、港币等在内的十多个国际货币中的一员,但是,从国际货币体系的层级结构看,日本人当年的雄心显然没有实现。 以国际货币的顶级角色——担负价值储藏职能的储备货币来衡量(见图1),日元在全部国际储备货币中的份额一直只有不到4%,最低时期只有不到3%(2009年),日元的份额不仅低于英镑,而且更是远远低于美元(60%以上)和欧元(25%左右)。另外,在贸易和金融领域,日元用于计价和结算的比重也非常低。事实上,1990年泡沫经济危机之后,日本学者就已经认识到:国际化后的日元至多是一种“载体货币”(Transit Currency),其主要功能就是用于国际金融市场中的套利交易(Carry Trade)。 所以,对照日本人当年的雄心壮志,特别是考虑到日本人为此付出的代价,我们今天下这样一个结论应该是合理的:日元国际化是失败的。 第二节 日元国际化失败的教训:“贸易结算+离岸市场” 日元国际化的基本思路就是提高日元在跨境交易中的使用比例。根据1985年3月日本大藏省

文档评论(0)

智慧I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微软售前技术专家持证人

生命在于奋斗,技术在于分享!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10日上传了微软售前技术专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