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宿建德江》长春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宿建德江》教课方案 第三中学张老师 ◆教材分析 《宿建德江》是唐朝诗人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是唐人 五绝中的写景名篇。作者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茫的江边想起了过去的事情,因此以舟泊暮宿 作为自己的抒发感情的归宿,写出了作者羁旅之思。 ◆教课目的 【知识与能力目标】 认识3个生字,理解这首诗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 相互沟通理解古诗的意思,想象古诗的境界。 【感情态度价值观目标】 理解诗人所描述的风景,意会诗人借景抒发忧愁的感情。 ◆教课重难点 ◆ 【教课要点】 理解诗句,明确内容。意会作者所表达的充满忧愁的感情。 【教课难点】 边读边想象画面,品词赏句,意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课前准备 ◆ 多媒体课件。 ◆教课过程 一、讲话设疑,引入新课: 春晓的作者孟浩然特别喜爱写山川、写风景,《春晓》写的是春季的花鸟,接下来我们 要学的一首诗写的是夜晚江面上的风景。有一次,在孟浩然41岁的时候,他远走开了自己 的家乡,在外处流浪,经过建德江的时候,天气已晚,他停下了船,特别思念自己的家乡。 于是,他的心情很不好,拿起笔写了一首诗,这首诗的名字叫——《宿建德江》。 二、介绍作者背景,初步感悟: 1、感悟背景 《宿建德江》是一首书写旅途之思的诗。诗人因求仕失败而游览于吴越之时。此前,孟 浩然向来在鹿门一带隐居,希望走以隐求仕的道路,但未成功。公元730年,诗人辞别隐居 生活,踌躇满志地到达长安参加科举考试,想实现为国效劳的政治志向,结果科举未中,他 孤身一人失落东归,游览吴越。面对迷茫的江中小洲,诗人又不免产生理想破灭之痛、前程 黯淡之忧。 2、感悟作者: 孟浩然(689--740)是唐朝第一个大批写山川田园诗的人,存诗260多首,多为五言律诗。孟浩然的山川诗多是写他故土襄阳的名胜,象《秋登兰山寄张五》、《夜归鹿门歌》、《江山思 归》等,将襄阳的山川、烟树、新月、小舟描述得平时而平易。他的田园诗数目不多,但生 活气味浓重,如《过故人庄》、《游精思观回珀云在后》等,农家生活的朴实,故人友谊的深 厚,农村氛围的友好,都给人留下难以忘却的印象。他的一些小诗,如《春晓》也写得委宛 清丽、神韵悠久。 3、感悟生字 品读课文:同学们认真读读这首诗,扫清生字阻碍。 宿渚暮 4、教师配乐朗诵诗文。 三、品读课文,深入感悟: 1、走进说明 【明确】 移舟:飘荡的小船。 泊:停船靠岸。 烟渚:洋溢雾气的沙洲。 客愁:为思乡而忧思不堪。 客:指作者自己 旷:空阔远大。 天低树:天幕低垂,忧如和树木相连。 近:亲密。 2、走进诗意 移舟泊烟渚, 把小船停靠在雾气洋溢小洲边, 日暮客愁新。 夕阳西下流浪的游客更添悲伤。 野旷天低树, 荒野空阔天幕低垂在树林后边, 江清月近人。 江水清亮倒映出明月伴我身边。 3、整体诗意感悟。 1)移舟泊烟渚,能够感悟到什么?【明确】把小船停靠在雾气洋溢小洲边 “移舟”即挪动小船;“泊”指停靠夜宿;“烟渚”,烟雾模糊的小洲。这一句点了题,介绍了诗人赏析光景的立足点。 2)日暮客愁新,能够感悟到什么? 【明确】夕阳西下流浪的游客更添悲伤。 “日暮”即夜晚时分,“客愁新”是指诗人旅居异乡,增加了忧愁。这句写了诗人赏识脸景的心情。 3)野旷天低树,能够感悟到什么?【明确】荒野空阔天幕低垂在树林后边, 第三句写江边的远景。诗人站在船头,极目远眺,荒野中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 4)江清月近人能够感悟到什么? 【明确】江水清亮倒映出明月伴我身边。 第四句写江中的近景。江水清亮,倒映在江中的月影,仿佛更为凑近船上的诗人。 (5)感悟这首诗的写作特点。 【明确】这是一首刻划秋江暮色的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而后写到宇宙广袤寂静,明月伴人更亲,表现了诗人的旅愁。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托,互为增补,构成 一个特别的境界。诗中虽不见“愁”字,然野旷江清,“秋景”记忆犹新。全诗淡而有味, 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姿天成,很有特点。 三、再读诗文,读中品悟: 1、区分节奏,品悟感情。 【明确】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2、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明确】诗人经过写暮宿建德江畔所见之景,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以及怀才不遇、报国无门 的忧愁之情。 3、教师范读 4、配乐齐读。男生读,女生读。 五、拓展延长 1、多音字组词 宿sù(住宿)xiǔ(一宿) 2、“日暮客愁新”的“愁”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一个“愁”字确定了全诗的感情的基调。 六、讲堂总结: 学习了本首古诗我们未然成为了孟浩然的知音,朋友,我们未然意会到了他在日暮时分“人 在江中、心随月去”的满怀愁绪。让我们这份愁情交托江中的月儿,经过我们的背诵,以解 他愁肠百转的孤单与孤独。 七、部署作业: 1、背诵这首古诗

文档评论(0)

182****074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