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猫.docx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猫.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6课 猫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文围绕中心叙写了三个故事,每个故事都以猫的亡失为线索,具有相对的完整性。三个故事又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组成一串,构成一段家庭养猫的悲剧史:得猫——养猫——亡失——再得猫——再养猫——再亡失——复得猫——复养猫——复亡失——永不养猫。情节三起三落,层层推进,表现了不尽相同的感受和一种细致的人生思考。另外,通过学习本文,学生们在感悟作者的仁者情怀的同时,可以获得许多写作方面的启示。本文要着重揣摩对动物的细节描写和直抒胸臆的抒情文字。这两个方面都是文章的精华,可以精选几个片段,引导学生去揣摩;要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文章是作者与读者的共同创作,重要的是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学情分析】 现在的孩子很大一部分是留守儿童,心理和生理的孤独往往让他们对小动物情有独钟,所以他们对《猫》这类记叙小动物的文章应该比较容易接受。另外,经过几年的语文积累,对这类记叙类散文,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们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素养和欣赏能力,学习起来也不很困难。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生字词语及作者的相关资料。 2.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 3.划分层次,运用对比的形式分析三只猫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4.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  2.划分层次,运用对比的形式分析三只猫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难点:  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图片激趣,导入新课 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可是,著名作家、学者郑振铎却见不得猫,再也养不得猫。这是为什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郑振铎,一起解读《猫》,去探个究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7课郑振铎先生的《猫》。 扫清障碍,初读印象 (一)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课件出示,生独立完成,组内互阅。】  污涩(  ) 红绫(  ) 怂恿(  ) 怅然(  )  蜷伏(  ) 惩戒(  )  〔答案〕 sè líng sǒngyǒng chàng quán chéng  2.解释下列词语。  (1)怂恿:  (2)怅然:  (3)蜷伏:  (4)惩戒:  (5)畏罪潜逃:  (6)妄下断语:  〔答案〕 (1)鼓动别人去做某事。(2)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3)弯着身体卧着。(4)通过处罚来警戒。(5)犯罪后因为害怕惩罚偷偷逃跑。(6)指轻易下结论。 (二)师生交流作者和背景信息,为顺读课文打基础。  1.作者。  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人。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国内外闻名的收藏家、训诂家。笔名西谛,主要著作有短篇小说集《家庭的故事》《桂公塘》,散文集《山中杂记》,专著《文学大纲》《俄国文学史略》《中国文学论集》等。  2.背景信息。  这篇文章是郑振铎从事文学创作的早期作品,适逢“五四”时期青年要求自由平等、个性解放,即使对不会说话的猫也应如此。在他这一时期的作品中,表现出新思想、新观念,表达出同情弱小无辜、谴责专制霸道,弘扬公道、民主、博爱的思想。 (三)交流初读感受。【学生在组内随意交流读后感受,然后教师指名回答,不作任何评价。】 1.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写“我”家三次养猫的经历。】 2.你从这个故事中读出了什么道理?或发现了什么? 三、跳读课文,感知文本  [设计意图] 此环节旨在通过组织学生跳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表格形式加深对文本的印象,让学生对三只猫的经历一目了然,起到对比阅读的效果。  跳读要求:在预习的基础上,根据要求找出相关信息,并且用笔勾画出重要内容。  要做的事:根据表格要求,在课文中用横线标注出三只小猫的相关信息。 第一只猫 第二只猫 第三只猫 来历 隔壁要来的 舅舅送的 蜷伏在家门口 外形 花白 黄色 花白、不好看、很瘦、毛烧脱 性情 很活泼 更活泼,更有趣 忧郁、懒惰 家人平时对它的态度 喜欢 喜欢 不大喜欢它、若有若无、不注意 结局 死亡 丢失 死亡 小猫结局对“我”的影响 难过、酸辛 愤恨、诅骂、怅然 难过、良心受伤  四、细读课文,探究内容  [设计意图] 此环节旨在通过组织学生细读课文,探究文本内容,理解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寻读、连读、比读的能力。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快速阅读其中某一段落或语句,在这些语句中找寻答案。在不断找寻、对比中,让学生逐步理解作者的思想状况。】  1.文章生动地记叙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过。其中,前两只猫活泼、有趣,找出相关句子作分析。  (1)“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  〔明确〕 写出了小猫玩耍时的动作和情态。  (2)“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  〔明确〕 写出小猫随着蝴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9****88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