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认知语义范畴观与文学翻译中的字神
认知语义范畴观对“神”的贸易修复
2003年12月,朱春深博士被邀请到大学发表题为“所有语言都有一个故事”的讲座。讲座中他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翻译Logan Pearsall Smith的艺术散文“The Wheat”的体会。到场听讲座的师生也事先将这篇艺术散文翻译为中文,并将原文、译文带到讲座中参加讨论。笔者过后从师生的匿名译文中选出120份作为实验译文进行分析,并将难点集中,与朱先生的译文对照,发现词义的内在模糊性由于跨语言转换而更为突出,增加了翻译中语义认知的游移幅度,往往在语词层面就影响了整篇译文的艺术效果在译入语文化语境内的实现。因此,本文拟在语词层面对朱纯深译文《麦子》的艺术效果所产生的语义认知机制与一篇具代表性的实验译文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发掘出语义认知同文本效果之间的一些关联。
文学翻译批评离不开对文艺美学的关怀,传统上探讨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译文内容是否忠实,语言是否准确、鲜明、生动和自然,追求的最高美学境界是比照传统绘画理论的“神似”说。然而,因为概念定义模糊,批评话语难免流于随机的感想式、印象化,无法对一些效果产生的因缘做出相对连贯的解释。在这一背景下,林语堂于2 0世纪3 0年代提出的“绝对忠实不可能”、“艺术文不可译[即绝对忠实地‘译’]”等论点,就显得很有意义了;而他同时在“传神”说后注明的“‘字神’[……]就是一字之逻辑意义以外所夹带的情感上之色彩,即一字之暗示力[……]使于意义之外,读者能得一种之暗示,受一种之冲动”(林语堂,1933/1984:266,267,270),更对所谓的“神”作了进一步解释,联系到读者的认知心理,以及因为暗示、冲动而引发的联想。可喜的是,这些年来翻译批评借助文体学、语用学和语篇分析等手段,为更精细描述“字神”的美学内涵提供了方法学的支持。同时,近十多年来,哲学界关注较多的还有杜威和詹姆斯的经验主义认识论,为认知语言学和广义修辞学提供了哲学基础。统而观之,在通过“字神”看艺术效果这一点上,各种翻译批评模式彼此并不矛盾,而是互为补充,让翻译批评者可以从不同角度、在不同层面去描述解释评说那飘忽不定的译文字词之“神”。这个可能性又同时提醒批评者,在实际分析一篇活生生的艺术文本时,应该把哲学、语言学、文学等不同学科所提供的洞见融为一体,从局部到总体地把握原文译文各自的神韵,即各自对读者的“暗示力”。下面就原文、译文着重谈认知语义范畴观及其对把握这种暗示力的意义。
原文
The Wheat
By Logan Pearsall Smith
The Vicar,whom I met once or twice in my walks about thefields,told me that he was glad that I was taking an interest in farming.Only my feeling about wheat,he said,puzzled him.
Now the feeling in regard to wheat which I had not beenable to make clear to the Vicar,was simply one of amazement.Walking one day into a field that I had watched yellowing beyond the trees,I was dazzled by the glow and great expanse of gold.I bathed myself in the intense yellow under the intense blue sky;how it dimmed the oak trees and copses and all the rest of the English landscape!I had not remembered the glory of the Wheat;nor imagined in my reading that in a country so far from the Sun,there could be anything so rich,so prodigal,so reckless,as this opulence of ruddy gold,bursting out from the cracked earth as from some fiery vein beneath.I remembered how for thousands of years Wheat had been the staple of wealth,the hoarded wealth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