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1
岭南美版九年级美术上册《齐白石徐悲鸿》教学有感
站在九年级美术教室的讲台前,看着黑板上贴着的齐白石《墨虾》与徐悲鸿《奔马图》的高清挂图,我总能想起第一次教这课时的紧张与期待。那时候总担心,这些距离学生生活有些遥远的名家画作,会不会让他们觉得枯燥。可当我拿着提前准备好的生宣纸和墨汁走进教室,看到学生们好奇地伸长脖子打量的样子,忽然就松了口气——或许艺术的吸引力,从来都藏在可触摸的细节里。
上课铃响后,我没有直接讲两位画家的生平,而是先让学生们传看我临摹的《墨虾》局部。“大家摸摸这张纸,再看看墨色的变化,能说说和平时画水彩的感觉有什么不一样吗?”前排的一个男生立刻举手:“老师,这纸摸起来毛毛的,墨好像会‘跑’,有的地方深有的地方浅,虾的身子看起来像透明的!”他的话让教室里立刻热闹起来,有学生补充说看到虾须的线条细细的却很有力,还有人发现虾眼用了一点红色,特别醒目。这一幕让我想起建构主义教学理论里提到的“主动建构知识”——当学生通过触觉、视觉主动感受作品时,他们对“笔墨意境”的理解,远比我直接讲解要深刻得多。
讲到齐白石画虾的故事时,我特意带来了一个玻璃缸,里面放了几只鲜活的河虾。学生们围着玻璃缸看得入迷,有个女生小声说:“原来虾游的时候,尾巴是一摆一摆的,齐白石画的虾尾巴好像真的在动!”我趁机问:“那大家觉得,齐白石能把虾画得这么活,最关键的是什么?”有学生说观察仔细,有学生说爱虾,我笑着补充:“是他把对生活的热爱,藏进了每一笔墨里。就像你们平时画校园风景,只有喜欢校园里的树、花,画出来才会有感情。”我发现,当把艺术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时,他们眼里的光更亮了——这大概就是情境教学的魅力,让抽象的“艺术情感”变成了可感知的日常。
讲徐悲鸿的《奔马图》时,我遇到了一点小插曲。有个男生皱着眉说:“老师,我觉得这马画得有点怪,腿好像太长了。”我没有立刻否定他,而是把《奔马图》的局部放大,让学生们观察马的肌肉线条和动态:“大家看看这匹马的姿态,像是在做什么?”学生们纷纷说“在奔跑”“在往前冲”,我接着说:“徐悲鸿画的马,不是动物园里静态的马,是他心里想的、带着力量的马。那时候国家正需要这种拼搏的精神,所以他的马,腿长一点、肌肉夸张一点,都是为了表达这种精神。”后来这个男生在课后作业里,画了一匹带着“冲刺”姿态的马,还在旁边写了“要像这匹马一样,冲刺中考”——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教学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引导学生找到艺术与自己的连接。
这堂课的作业,我没有要求学生临摹名家作品,而是让他们画“自己心里的‘活物’”——可以是家里的小猫,楼下的小狗,甚至是教室窗外的小鸟。有个女生画了奶奶养的小鸡,用淡淡的黄色涂身子,还在旁边画了几粒米;有个男生画了小区里的流浪猫,猫的眼睛用了亮晶晶的颜色,他说“这只猫虽然流浪,但眼睛很有精神”。批改作业时,我在每本作业本上都写了一句和他们作品相关的话,比如“小鸡的绒毛好像软软的,我好像闻到了米香”“这只猫的眼睛里有光,你一定很喜欢它吧”——我想让学生知道,艺术没有好坏,只要画里有自己的心意,就是好作品。
教这堂课久了,我越来越觉得,美术课不是教学生“会画画”,而是教他们“会感受”。就像齐白石从生活里找灵感,徐悲鸿用艺术表达精神,我希望我的学生们也能在这堂课里明白:艺术从来不在遥远的博物馆里,而在他们每天看到的、喜欢的生活里。有时候走在校园里,会有学生指着树上的鸟跟我说:“老师,你看那只鸟,羽毛的颜色和齐白石画的鸟有点像!”或者拿着画本跟我分享新画的小动物——这些瞬间,比任何教学成果都让我觉得温暖。
现在再站在讲台上,看着黑板上的《墨虾》与《奔马图》,我不再有当初的紧张,更多的是期待——期待看到学生们发现细节时的惊喜,期待听到他们天马行空的想法,期待见证他们把生活的热爱藏进画笔里。我想,这就是美术教学的意义吧:用名家的作品做桥梁,让学生们穿过这座桥,看到自己心里的艺术世界,也看到生活里藏不住的美好。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