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诗文的修辞看数量词的使用.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古诗文的修辞看数量词的使用 传统修辞学上有“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之说, “消极 修辞”是指以语言表达明白精确为目的的修辞手法, 具体说就是 炼字、炼句和谋篇布局的艺术。 “积极修辞”是指通过使用修辞 格来使语言表达更加生动,更富有表现力。刘勰在《文心雕龙 ? 章句》中指出:“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 而成篇。篇之彪炳, 章无疵也;章之明靡,句无玷也; 句之清英, 字不妄也。振本而末从,知一而万毕矣。”这充分说明了炼字、 炼句与文章的关系。 古人十分重视字词的锤炼, 杜甫的“为人性僻眈佳句, 语不 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贾岛的“二句三 年得,一吟双泪流”(《题诗后》),卢延让的“吟安一个字, 捻断数茎须”(《苦吟》)等体现了古人锤炼字词的精神。从而 流传下来“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红杏枝头 春意闹”(宋祁《玉楼春》)等佳句。这两例是动词用得恰当, 正是一“闹”和“弄”字而境界全出。再如:“大漠孤烟直,长 河落日圆。 ”这里边的“大”字烘托了边塞的荒凉, “直”表现 了“孤烟”的劲拔、 坚毅之美; “长”和“圆”字不仅准确地描 绘了沙漠的景象, 而且表达了作者深切的感受。 还有马致远的散 曲《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 风瘦马。 ”三句用了九个名词把九种事物有机地连缀在一起, 共 同组成了一幅萧瑟凄凉的秋郊黄昏行旅图。 这两例是形容词和名 词的锤炼。数词则排在名词、动词、形容词之后,其表现力并不 逊色, 在古诗文中数量词的使用也俯拾即是, 通过对数量词的锤 炼而使文句格外生辉增色, 由此创造优美的意境, 达到妙趣横生、 摇曳多姿的艺术效果。 用数量词准确地表情达意。据顾嗣立《寒厅诗话》记载: 张桔轩诗云: “半篙流水夜来雨, 一树早梅何处春?”元遗山曰: “佳则佳矣,而有未安。既曰‘一树,乌得为‘何处?不如 改‘一树为‘几点,便觉飞动。”其实“几点”,本身并没 有什么奇特之处, 但用在描绘逐水而流的梅花, 却符合生活的真 实,也使全诗气机流畅, 平添了诸多韵味。 还有齐己一首题为 《早 梅》的诗中有这样两句:“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齐己诗 写成后,带它到当时的大诗人郑谷那里去,郑谷吟咏再三后说: “‘数枝非早也,莫若‘一枝。”齐己听后,不觉下拜,自 是齐己以郑谷为“一字师”。“一枝”不仅能准确地表现“早 梅”之“早”,更能体现出作者发现早梅时的惊喜之情。 用数量词渲染气氛。李白《早发白帝城》一诗,嵌用“千 里”、“一日”、“万重”三个数量词,用空间之远和时间之短 作对比,不仅表现了舟行速度之快, 而且也渲染了长江波涛汹涌、 一泻千里的气势,更流露了作者获赦后的喜悦之情。范仲淹《渔 家傲》写“边声”之多用“四面”;写山之多用“千”字,渲染 了边塞苍茫悲凉的气氛。 辛弃疾《西江月》通过“七八个”和“两 三点”两个数量词, 营造了一种质朴山野的乡土气息。 再如贾谊 的《过秦论》:“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秦人 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作者在这里精心选用了 “十倍、 百万”和“九”等数量词语构成对比辞格, 足以说明六 国的土地之广和军队之强, 攻秦的气势之盛。 但面对秦国时六国 及宋、卫、中山等“九国之师”竟然“逡巡而不敢进”,表现出 秦国十足的强国风度,了无惧色。真是兵未战而胜负已明。由此 可见数量词在这里起到了渲染气势、形成鲜明的对比和反衬作 用。 用数量词塑造鲜明的艺术形象。 在塑造艺术形象时人们更 多地选用叙述、 描写等方法, 但在古诗文中只需一两个数量词就 能把事物特点生动地表现出来。如:杜甫《绝句》中“两个黄鹂 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其中数量词“两个”与“一行”勾 画出成双成对的鸟儿, 这个由数量词构成的对偶句展现了一幅生 动形象且具有喜庆意味的和谐画面;柳宗元《江雪》中“千山鸟 飞绝,万径人踪灭”两句, 诗人用“千山”和“万径”这两个数 量词为下句的画面作了陪衬, 有了“千山”和“万径”这两个数 量词,下面的“孤舟”和“独钓”也就平添了诗句的感染力, 它 们的组合才使这幅雪景图变得更加绝妙;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中“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两句,实景实写,形成 了三座山、一条水、一座洲引人入胜的山水画面。正是这些数量 词的使用才让诗歌的艺术形象更加鲜明和生动。 用数量词说事明理, 达到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 王之涣的 《登鹳鹊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句看似平铺直叙 地写了登楼的过程, 可含意深远耐人寻味。 “千里”与“一层” 恰恰达到了以情喻理的效果,形象地说明:只有登高才能望远; 人们只有不断攀登进取,奋斗不息,才能有更惊人的成就。刘禹 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

文档评论(0)

yuxiu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