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4 诗词五首 饮酒(其五)》重庆市李竺洪老师教学设计.docVIP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4 诗词五首 饮酒(其五)》重庆市李竺洪老师教学设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饮酒》教学设计 李竺洪 师:中国幅员辽阔,美景颇多,而且每一处名胜都与文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譬如寒山寺、黄鹤楼,譬如白帝城。人们之所以不远万里苦苦寻觅而去,不过是因为萦绕于心头的那几句熟悉的诗文。庐山之所以名扬天下,也是因为在其山脚曾住过一位辞官归隐的文人——陶渊明。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一首陶渊明于庐山脚下写就的诗歌《饮酒》。请同学们看一下大屏幕上展示的陶渊明的相关资料,哪位同学能给大家读一下?生:(边看大屏幕边读)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私谥靖节,晋浔阳柴桑人。著名诗人、辞赋家、散文家。出身于沦落的仕宦家庭。青壮年时,曾做过江州祭酒和参军一类的小官,但时间都很短,时官时隐。后任彭泽令,终因不满官场黑暗,又不肯迎合权势,在405年他41岁时弃官归田,再没作官。死时63岁。陶渊明现存的作品有诗120多首,辞赋3篇,散文6篇。他在诗文中着力表现了自己田园生活的怡然自得之乐。开创了田园诗派,并将其推向高峰。后世称他为“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师:“谥号”怎么读?人死后的称号,确切一点说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称为“谥”或“谥号”。那么私谥就是私下的谥号。 师:陶渊明41岁归隐田园不再做官,所以死时朝廷也没有给他封号,而是他的朋友、亲人因其一生气节操守而称其“靖节”。你还知道关于陶渊明的哪些事?(预设:陶渊明说“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师:在历史的天平上,五斗米究竟是多少,值得用千年的时光铭记它的重量?不过我们真的要感谢那个乡里小儿,是他让中国的田园从此沾染了一缕菊香。现在就让我们一同来触摸这从酒杯中流淌出来的文字吧。请同学们先自读一遍诗歌。(生朗读,师巡视。) 师:好,我们请一名同学为大家朗读,其他同学听听他的字音是否准确。谁来试试?(一生主动朗读。) 师点评:大家看看他读的字音有和你不一样的吗? 师:诗歌,既有诗的隽永,又有歌的韵律,因此,诵读诗歌的时候我们要注意读出音韵美。这首诗作为田园诗歌的名篇,我们应该用一种怎样的语气语速来读呢?(缓慢的,舒缓的。) 师:很好,那么作为一首五言诗,它的节奏又应该怎么划分呢?(二三!) (屏幕展示:诗歌内容及节奏划分。) 师:好,我们就按照刚才总结出的这几点要求大声地再自读一遍诗歌。(众生大声自由朗读,师巡视。) 师:哪位同学能为大家做一下朗读示范?学生自评 老师再再抽同学起来读学生自评 众生有感情地大声朗读。老师评价师:诵读让我们初步感知到诗歌的韵律美,希望同学们通过翻译更加深入地理解诗歌的意蕴美。现在,小组合作,交流课前预习的成果。 (众生以小组为单位翻译课文,师巡视并倾听同学们交流的内容。)师:同学们觉得这首诗翻译起来难吗?(不难,书下注释都有。) 师:那我们请一位同学给大家翻译一下吧,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她的翻译与你的有什么不同。 师:她翻译的有和大家不一样的地方吗? 师:诗歌的意思我们已经理解了,大家有没有发现诗歌的题目和内容之间存在什么问题?(众生抢着说:“诗里根本没写酒”。) 师:大家的观察力都很敏锐,那为什么明明诗中没有酒,题目还叫“饮酒”呢?(陶渊明喝完酒之后写的诗,一共写了二十首,这首诗是第五首。) 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大屏幕上的资料,然后说说资料为你提供了哪些信息。(屏幕展示《饮酒》序文,略。) (这段文字说的就是陶渊明每天都喝酒,喝完酒就写几句诗,他以饮酒写诗为乐趣。)师:嗯,的确如此。人们说文人的体内有两种液体,一种是泪,一种是酒。泪酝酿为心中的诗情,酒挥洒为笔下的文字,于是诗歌便氤氲出了酒的醇香。现在我们就来一同品味这洋溢着酒香的文字吧。师:为什么听不到车马喧? (住在庐山脚下,特别偏僻,没有车,所以听不到车马声。翻译是说居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听不到车马的声音。)师:大家可以先想一下,在古代什么样的人骑马坐车?(有权有势的,当官的。) 师:那么来来往往的车马,实际上说的就是来来往往的——(众生接“权势”)权势!大家看书下注释中车马喧带到底是什么意思。(众生看书,然后说:“世俗往来的纷扰。”) 师: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诗人表面上远离的是喧嚣的车马,实际上远离的是红尘中的是非和——(生接“名利”)名利!诗人结庐于喧嚣之中,却能宁静处世,不为名利所惑,根本原因就是——(心远地自偏!) 心远(心灵远离名利。书下注释说就是精神超凡脱俗。陶渊明精神超凡脱俗,隐居起来,不追求名利,这样住的地方就显得偏僻了。) (心若为空,便毫无挂碍,就不会为世俗所扰。陶渊明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他才是真正的隐士。无求名逐利之心,即使身居闹市,也宛如住在深山,这便是诗人为我们诠释出的深刻道理。) 师:一个人的思想境界是源于其生活的,从诗中看,陶翁每天都做什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9****838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本人上传的公开课课件都基本上有配套的教学设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